Wednesday, August 04, 2010

坦白

沉默了好久,因为其实书写,是一种坦白,而难以坦白的时候,自然难以书写。

追梦的过程,一直有好多好朋友给予支持。不算是追梦吧,因为当导演,只因为兴趣所在,从未真正梦想当一个全职的电影导演。来念导演系的过程,是一个让你真正面对自己的过程(confrontation)。你喜欢它什么,不喜欢它什么,经过一年的磨练,会让你更清楚。

揭开的蒙纱,可能有一二。

作为朋友的,总是会支持。仿佛越‘梦想’的东西,我们越想要人家勇敢地去追求。不为什么,大概这是一种社会提倡的正面价值。教我们要不畏困难,教我们永不放弃。你想要的,只要坚持不懈,一定有收成的一天。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这些,让一些比较感性的人,容易接受。

但是现实是,你可能选了一块地,但总是下错种子,用错道具,如果说错了再错,你学不会,说明什么?你可能一开始就选错了地。当然,你可以有两种选择。第一,坚持到底,就算再笨,一辈子苦苦学习,应该有所收获。关键就在于,你甘不甘心,花一辈子的时间。第二,选择另一块地,重新开始。一般来说,没有人会过问,你选择哪一块地,大多会支持,因为,朋友相信,你已经选择了你要的那块地。但是,我想,下次,我会更明白,其实选择哪块地,和必须下苦功,都有同等的重要性。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你必须思考和感觉的,不是你做不做得到,会不会成功,而是,你愿不愿意付出那种代价。当然,吊诡的是,不真正去做,你又不知道代价是什么。所以,人生也许就是这么跌跌撞撞吧,也许坚持中必带一点疯狂。

另外,我们接受的电影媒体资讯,大大来自于好来乌。而这个行业,不仅仅是创意的遐想空间,更是实实在在的商业空间。它靠的是华丽的包装,咋舌的宣传。这个过程中,不只演员们成了包装为‘明星’的对象,近年来导演也成了对象,使我们对导演有更深一层的认识,甚至于过份的崇拜。好赖乌电影业刚萌芽的时候,更受关注的是于创意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制片人和电影制作公司。在那个时候,可能大家纷纷就想当制片人或创办公司。

于是,在当今导演光圈的笼罩下,大多年轻人都想当导演。哪一个电影学院都有一样的现象,导演系挤到不够位,其他技术部门尤其声音,却寥寥无几。这真是极度不健康的现象。个人认为,就因为其他的部门并不曾得到大力的关注或宣传,以至于普罗大众,甚至未来电影工作者,自然地对它们评价不高。

而事实上,一旦进入电影工作圈,每一个职员,就只是职员,各司其职。你有你烦,我有我烦。不是你当导演‘话事权’最大就不用烦。不是在好赖乌,各部门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,当导演就最幸福。这是其中一种现在低成本电影工作者的幻想,总是想,有钱还怕拍不出好电影?高成本的电影,不只要求导演功力强,还要求你能在众多的要求里妥协推拿,成为政治高手。吴宇森说,初到好赖乌时,惊讶的是有那么多的会议要开,那么多人要应付,让你精疲力尽。

在这里,很多事情变成一种活生生的事实,而不是一种憧憬,一种猜想。Film is not a game for everybody. 我很钦佩一个友人,能对自己坦白说,如果拍了三部电影,都没有好的收获,便是时候思考一下,自己到底长处在哪里。在他身上,我看到的不是悲剧,而是一种豁达。而同时,也有另一个友人,十年里换了不少学校,结果说,都是学校不够好。会不会是自己不够好,而无法去承认?可能这才是悲剧吧。

No comments: